首页 女生 古装言情 重生丑女种田养家忙

第264章 大结局

  一大早周春凤就起来做了一堆郑小满爱吃的东西,就等着闺女回家来了。

   郑小满也是起了个大早,吃过了早饭,就和杨书怀拎着个篮子回了郑家。

   走路两三分钟就能回家,郑小满非常满意这个距离。

   两个人在郑家待了一天,到太阳快下山了,才提着两个篮子回来了。

   篮子里装的都是郑小满爱吃的东西,郑小满都给整的哭笑不得的。

   她从明天开始就能常回家了,她娘这是有多不放心啊。

   杨书行见两人回来,笑着喊道:“哥,嫂子,你们回来啦。”

   郑小满笑着道:“我带了好吃的回来,给你拿去吃。”

   她从篮子里拿出两包点心递给杨书行。

   杨书行笑着接过,“谢谢嫂子。”

   晚上李翠霞道:“咱们家本来是想着等书怀娶亲之前重新盖房子的,只是这不是情况紧急,也没来得及。

   我和你爹想着等秋收后就把房子拆了重新改,就盖小满你们家差不多的。

   你看看也给画个那啥图来,咱们就按着你画的盖。”

   郑小满笑着点头,“好呀,那我晚上就把图纸画出来。”

   她一点都不怀疑杨家没有财力盖这么大的房子,因为她看到杨家聘礼中,给她的那一匣子的首饰的时候,就知道这杨家也没有她表面上看起来的那么简单啊。

   那一匣子的首饰有金有银,还有宝石和玉器。

   就这些首饰,也得值不少银子了。

   更何况人家也不会把全部家当都拿给她当聘礼,所以杨家肯定还有不少这些东西。

   她虽然会惊讶,但这都和她没关系,她也不会多问。

   她出嫁的时候,手里的银票她娘全都让她自己带着了。

   她现在就是啥也不干每天只躺着花钱,手里的钱也够她花几辈子的了。

   更别说,她手里还有两个作坊在给她挣钱呢。

   作坊这边她也没全要,她把作坊的四成利润都分给了她娘。

   以后作坊就算是两家合开的,她占六成,娘家占四成。

   秋收过后,杨家要盖新房了。

   杨家一家人,都暂时搬到郑家去住。

   两家都是儿女亲家了,关系也比往日更加亲近了。

   周春凤也高兴闺女能回来住,每天真是换着花样给做各种吃食。

   时间又过去半个月,京城那边来买红薯的人终于到了。

   郑小满没想到来得还有熟人,之前的钱大人也跟着一起来了。

   和他一起的,还有一位户部的大人。

   应该是之前方秀才和他也打了招呼,所以来的人并没有和他们摆什么官架子,反倒是挺和善的。

   而且朝廷也没有压她们的价格,红薯按照每斤三文钱的价格收购的。

   这主要是红薯还是稀有的粮食,要是等红薯普遍了,估计也就值一两文钱一斤。

   不过即便如此,那也比买粮食便宜的多了。

   最主要的还是红薯的量大,用来应急救灾最合适不过了。

   村里人今年都种了不少红薯,听到这个价格后全都高兴坏了。

   谈好了价格,又统计出村里一共有多少红薯。

   两边签订好契书,等付了银子,就可以将红薯都拉走了。

   光是从郑小满家买走的红薯,就有六十多万斤。

   杨家,还有和郑家亲近的人家,今年也都至少种了十几亩的红薯,也都有几万斤。

   再加上村子里所有人家,还有村里人给外村亲戚家的红薯秧子。

   零零总总加在一起,她们这一次就卖出去上百万斤的红薯。

   从王家村买走的红薯,一部分被朝廷留作良种,剩下的全都运往了各个受灾的地区。

   就靠着这些红薯,救下了许许多多断了粮的老百姓。

   看着下面送上来的折子,太子心里激动不已。

   红薯和水车都是老师先交给他,他又带去给父皇看的。

   现在灾民得到了救助,明年朝廷还会再多买一些红薯,发给那些灾区的百姓种植。

   到时候大家都种了红薯,就不会再出现有人饿肚子的事情了。

   接着就是要把红薯推广到整个皇朝,让天下的百姓都能吃饱肚子。

   太子一想到这样的功绩,心里激动又火热。

   这是他的功绩,从此之后,他的太子之位,也将再无人能撼动。

   老师这一次,真的是帮了他的大忙了。

   太子对那从未见过的王家村人,也有了不少的好感。

   于是在皇上要上赏赐郑家的时候,太子就建议到,要不赏赐给他们一块皇帝亲笔题字的匾额。

   皇帝这阵子心情不错,想了想就拿起大笔,唰唰写下四个字“仁义至善之家”几个大字。

   除此之外,皇帝还赏赐了不少的金银珠宝。

   而且还给郑小满赐了封号,德善乡主。

   郑小满跪下接圣旨的时候都还有些懵,乡主是个什么东西?

   她前世看电视剧,听过公主,郡主,县主,这乡主还真是第一次听说。

   后来还是杨书怀给她解释,这里的乡主比县主低了两个级别,县主是正二品,而乡主是正三品。

  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
  

上一章 | 最后一章没有了,前往书页
目录
设置
手机
书架
书页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