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农家小子的古代上进日常

第2134章 看似尘埃落定

  在翰林院学士被呵斥之后,并没有其他衙门的主官再被点名,这不禁让大臣们都暗自松了一口气。陛下的怒火不是冲着他们发泄的,但自己在旁边听着也是跟着战战兢兢啊。

   再有,如果有更多的衙门被黎苍社安插了钉子,那不知会有多少消息被黎苍社知晓,朝廷的颜面又何在呢!

   只是呵斥虽然停止,但启元帝的问话还在继续:“沙云迁等人所收集到的消息,都会传回杏丑堂?”

   “禀父皇,并非如此,无论是沙云迁还是甘跃凡他们的消息都不会传回杏丑堂,而是会交到卢藤林的手上,至于卢藤林将消息传递给谁,如今并没有查出头绪。”

   在场之人听到这里,心中都免不了叹一口气,黎苍社的内部竟然这般复杂吗?所以卢藤林的死或许不止牵扯太子案,还牵扯到杏丑堂以外的人?这样想来,连他们都觉得六皇子等人晚了一步太可惜了些。

   “杏丑堂的贼人呢?”

   “禀父皇,杏丑堂的贼人包括堂主在内都已经全部被抓获。”

   启元帝的脸色缓和了一些,片刻之后,沉声的道了一句:“做的不错。”

   能够在抓到血金人后,端了黎苍社那群反贼的一个堂,岂止是做的不错。要是按照以往,他们肯定又是要进行一通盛赞的。但因为涉及到太子,想来陛下已经没有了夸赞的心情。

   原本以为,今天的早朝到这里就能够结束,已经腰酸腿麻的官员们都等着舒展一下自己的筋骨,却没有想到,六皇子又继续开了口:

   “父皇,杏丑堂的贼人负责打探收集消息,利用仆役,姬妾等身份安插了不少钉子,如今已经被都尉司尽数拔除。”

   因为陛下的怒火,官员们差一点就忘了,之前还有一个疑问,那就是一些人家的下人姬妾等也被都尉司带走,此时也得到了解答。当然,这些人中,地位最高的无疑是四皇子。

   也就是说四皇子府竟然被反贼安插了钉子?啧啧,这丢的可不仅是四皇子的颜面,还有陛下和整个皇家的颜面啊。

   如果是平时,官员们自然是抱着看戏的心思,但经过刚才陛下的大发雷霆,他们只希望今天的早朝赶紧过去。可惜期望并没有能实现。

   几个虽然没有被点名但如同被点名的官员此时已经迈出队列,开始请罪,殿中的众人只能被迫的看这场热闹。不得不说,眼前的热闹看的心惊胆战,直冒冷汗。

   王茂平作为背景板,虽然和其他人的动作统一,但并没有其他人的胆战心惊,因为他觉得陛下即使大发雷霆,也不会波及到他的身上。

   或许是因为自己一直在调查太子案,或许是觉得自己虽然不了解帝王,却了解这个父亲的感受,所以他知道启元帝大发雷霆是为了什么,为了告诉所有人太子是他的逆鳞,永远没有人可以替代。

   也正是因为有这样的自信,所以大殿上的热闹,他看的,不,应该说听得还是津津有味的。如今又一波官员出来请罪,耳朵可得继续竖起来才行。

   耳朵听得认真,心里则是给官员的请罪打分,然后,又给了四皇子一个愚蠢的评价。在他看来,在六皇子汇报之后,四皇子应该第一个出来请罪。

   毕竟皇子府舞姬被带走的事情,根本隐瞒不住,朝堂上的官员,应该都有所耳闻。在这种情况下,莫不如第一个站出来请罪,表明自己的态度。

   而不是等其他官员都站出来后,被架在那里,被迫站出来,给人的观感又差了几分。这位该不会在心里暗恨六皇子将事情放在大殿上禀明,暗恨官员出来请罪吧。

   事实上,四皇子还真是这么想的,赵恒律从来没有感觉像此时这么丢脸过,心中堆积的全是怨恨,怨六皇子,怨官员,怨那个舞姬,甚至还埋怨父皇为什么不给他留一丝颜面。却唯独没有觉得他自己理应受到斥责。

   “安王,朕对你很失望,把安王府掌管好,再继续办差吧。至于你手头的差事,就交给珣王去办好了。”

   这应该是启元帝头一次对着四皇子说出失望两个字,而且不仅停了他的差事,还将差事交给了三皇子。对于赵恒律来说,这又是响亮的一个巴掌,被扇在了脸上。

   “儿臣遵命!”即便是四皇子极力的控制住了自己的神情和声音,但是原本俊朗的面容连同脖子和耳朵一起,已经憋得通红,指甲紧紧陷在肉里所发出的疼痛,提醒着他绝对不可以在朝堂上失态。

   与颜面扫地的四皇子相比,三皇子无疑是坐收差事之利的那一个,毕竟四皇子所领的差那可是得名得利的美差,如今却便宜了风头正盛的三皇子。

   也不知道,这两位皇子,以后谁的风头能压对方一头。这皇子之间的大戏,可是越来越热闹了。

   当然此时的三皇子虽然得了差事,但还是想要推脱一下的:“父皇,儿臣觉得这差事,不如等四弟——”

   只是话还没有说完,启元帝的声音便响起:

   “怎么,差事,珣王你办不了吗?”

   这让三皇子原本准备的推脱之语都咽到了肚子里,赶忙领命。

   “黎王、都尉司、顺天府通力协作,不仅擒获了隐藏内府多年的血金人,还将黎苍社杏丑堂的贼人一网打尽,朕深感欣慰,理当嘉赏。

   “内府及各衙门,以及一些官员竟然给外族血金人以及黎苍社反贼可乘之机,也应受责罚……”

   启元帝的声音在大殿上响起,涉及外族和反贼,惩戒和责罚自然是必须的,不仅用来亡羊补牢,也是在维护朝廷的威严,所以就连当事人都有所准备,况且责罚也不是很重。

   至于陛下口中的赏赐嘛,也并不丰厚,当然这也是必然的,毕竟差事被分派下来,就变成了分内之事,完成分内之事自然是理所应当。所以皇上奖赏象征意义大于实际的赏赐。真正的赏赐实际上是被记下来的功绩。

   在政治清明,陛下圣明的情况下,被看重,被提拔,不都是依靠功绩吗。

  喜欢农家小子的古代上进日常请大家收藏:(www.xs4.cc)农家小子的古代上进日常全书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

  

上一章 | 下一章
目录
设置
手机
书架
书页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