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3章 前途无量啊
90年的浦江正是处于飞速大发展时期。
这一年,国家相关政策确定要进行江东大开发,接下来的十年,也将会是江东的高速增长期。
站在浦江的轮船上,遥望江东,胡远不禁生出一种豪迈的感觉。
随即他的嘴里喃喃的默念起狄更斯的双城记,“Itwasthebestoftimes,itwastheworstoftimes,itwastheageofwisdom,itwastheageoffoolishness…(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,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;这是一个智慧的年代,这是一个愚蠢的年代……)”
胡远的话音刚落,旁边又有一个声音接续而来。
“Itwasthespringofhope,itwasthewinterofdespair,wehadeverythingbeforeus,wehadnothingbeforeus,wewereallgoingdirecttoHeaven,wewereallgoingdirecttheotherway…(这是一个光明的季节,这是一个黑暗的季节;这是希望之春,这是失望之冬;人们面前应有尽有,人们面前一无所有;人们正踏上天堂之路,人们正走向地狱之门。)”
眉头一蹙,胡远转头看向了声音的主人。
这是个年轻的女人,她并没有看胡远,而是正在遥望着浦江。
就这一瞬间,胡远仿佛看到了后世的都市丽人形象。
一声白色小西装,留着大波浪的卷发,成熟妩媚之中又有着精明与干练。
“狄更斯写这本双城记时英国正处于资本经济高速发展时期,正式是因为看到了资本主义发展带来的罪恶和人民生活的贫困,他才发出心中的极端愤懑与不满。但我实在想不明白,为什么在这样一座欣欣向荣的城市里,你会发出这样一种感慨?”
女人一边说着话,一边把目光投向了胡远。
迎着对方的目光,胡远看到了这个女人的正脸。
这是一张怎样完美的脸,耀眼、动人、精致,眼睛如同天上的繁星一般闪亮,让胡远感到一阵眩晕。
不过前世的经历与强大的意志力让胡远很快清醒过来,他微微笑了笑。
随即说道:“你不觉得此时的浦江,正处于这样一个状态下?或者说,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里,这种状态将会得到最大的发展。”
“你什么意思?”女人不解的问道。
胡远摇摇头,“首先你应该很认同接下来的几十年里,浦江将会高速发展吧?”
女人点了点头,没有说话。
“随着经济高速发展,必将会造成两极分化,这个社会肯定会越来越好,但就在这种好的反面,你不觉得也将会有随之而来的副产品吗?”
胡远这句话说完,女人便沉默了。
两人心中都明白,如果真的按照胡远所言,那么狄更斯的这段话将会是最好的说明……
“算了,不说这个了。就看眼前吧,我相信接下来江东将会是最大的高速发展期,谁能够抓住这个时期,谁就将会是下一个时间段的王者!”胡远自信满满的道。
“不见得吧?”女人的嘴角一挑,露出了一丝笑容。
胡远投给了她一个不解的表情。
“宁买江西一张床,不买江东一间房,这句话你不会没听过吧?”女人笑着道。
女人的话其实并不错,这个时代江西要比江东发达的多,江东都是一片农村荒地,所以浦江人对江东的印象并不好。
说完这话,女人便看到了不停摇头的胡远,“怎么?这话你觉得不对?”
“如果放在以前,这话完全没问题,但是以后可不好说了。”胡远笑着道。
“哦?你这么看好江东的发展?”
“不是我看好。”胡远摇了摇头,“是国家看好,这个时代看好……”
这句话说完,女人便沉默了,似乎在理解胡远的话。
“对了,你应该是在浦江工作吧?”胡远突然问道。
“为什么这么问?大家都在这游轮上,难道我就不能是到浦江来玩的吗?”女人带着笑意反问道。
“你不像来玩的,首先你这幅打扮就是都市精英白领。听你的谈吐,对这座城市很了解,但又不是本地人那种自命不凡,很是客观。所以综合来看,你无疑是在这里工作的了。”胡远认真的分析道。
“自命不凡?呵呵,你这个评价还真有意思,你就不怕浦江人民听到你这话找你拼命吗?”女人掩口轻笑道。
“这有什么?自命不凡这词如果用在其他城市的人身上,也许是贬义。但在浦江人身上可就不一定了,因为这个城市有这样的底蕴,也能撑起这个词……”胡远一副认真的模样道。
噗呲一声,女人再也忍不住,直接笑了出来。
“你这一通胡编乱造,就想把这样一个贬义词按在浦江人的身上,不过……不过这话说的到很恰当呢。”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