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三国之太史子义

第二百九十八章 豫州之争

三国之太史子义 疯语南国 2114 2024-05-30 14:44

  第295章 豫州之争

   次日天明。

   太史慈悠悠醒来,看着躺在自己身旁的唐姬,不由得露出了欣慰的笑容!

   将手臂从她勃颈处收了回来,太史慈下了床榻。

   看到太史慈起来,数名婢女上前,服侍他穿起了衣服。

   看了一眼那名拦自己车架的婢女,太史慈问道:“你叫什么名字?”

   婢女听到太史慈的询问,连忙小声说道:“女婢紫鸳!”

   太史慈点了点头,对其说道:“紫鸳,好好照顾好你家主子,过几日本公再来看她!”

   “诺!”

   紫鸳屈身一礼,恭送了太史慈离开。

   太史慈出了弘农王府后门,对史阿说道:“回府吧!”

   太史慈回到了齐国公府中,先回到了后院,让夏儿准备热水,沐浴更衣之后,这才回到前院,去了议事殿。

   待太史慈进入议事殿当中,田丰等人已经到齐。

   待太史慈落坐之后,刑部尚书沮授站了出来,拱手一礼之后,说道:“启禀主公,河东卫氏全族已经缉拿,刑部是否要参与进去?”

   昨日,太史慈进入皇宫之后,刘协就给廷尉下了命令,缉拿卫氏全族。

   今日一早,河内快马来报,河东卫氏已经全员缉拿!

   听到沮授的询问,太史慈犹豫了一下,说道:“暂时不用,此案让陛下处理就是了!”

   “田尚书,你们吏部辛苦一下,将跟卫氏有牵连的所有在职官员全部拿下!”太史慈对田丰说道。

   太史慈奉命平定凉州的时候,因粮食的原因,河东卫氏被万年公主刘妍搞掉了十几个在洛阳任职的。

   如今,太史慈又要将跟卫氏有关联的官员全部拿下,河东卫氏失去了朝廷官员的庇护,哪怕再有钱,也将沦为鱼肉。

   更何况,卫氏想要在这次动乱中,保住性命和财富那将是根本就不可能的事情。

   听到太史慈的吩咐,田丰连忙说道:“回禀陛下,吏部已经在核查各地官员。

   只是,牵连甚广,还需要督查院和黑衣卫能够全力配合!”

   大量裁撤官员,乃是得罪人的事情,而且世家大族彼此联姻,关系实在是复杂难辨。

   拉督查院跟黑衣卫下水,那也是不得不为之。

   贾诩跟陈宫听到田丰的话,连忙站了出来,拱手说道:“督查院(黑衣卫)愿全力配合吏部彻查各级官员!”

   对于二人来说,黑衣卫也好,督查院也罢,本身就是做得罪人的事情,只有得罪的越多越狠,才能坐的越稳。

   太史慈见二人同意,点了点头,说道:“如此也好,那你们三部合作,务必从上而下,全部彻查一遍。

   不可放过一个,也不得冤枉一人!”

   “诺!”

   三人拱手一礼,这才各自归位。

   待三人坐下之后,太史慈这才问道:“郭尚书,汉中那边可有军情传来?”

   袁绍部大军进入汉中,借道汉中南下蜀中。

   如今,汉中驻军正在骚扰袁绍部,拖延他们南下的速度,给刘璋拖延时间。

   郭嘉站了起来,拱手说道:“主公,我汉中守军因为缺少粮食,无法大规模跟袁绍部大战,只能派出少量精锐袭扰,所得战果有限!

   如今,袁绍部已经进入蜀中,刘璋派遣谋士张松北上,希望主公能够出兵,袭扰豫州,迫使袁绍退兵!”

   太史慈闻言一愣,问道:“怎么,刘璋不愿意放我们南下吗?”

   郭嘉摇了摇头,对太史慈说道:“回禀主公,我们鼓动让刘璋邀请我们南下的决议,被蜀中大将张任以请神容易,送神难为由,劝住了刘璋!”

   太史慈闻言,也只是无奈的摇了摇头,想了想问道:“奉献,你们兵部什么意见?

   袁绍十万大军南下蜀中,刘璋可有把握守住?”

   郭嘉想了想,说道:“回禀主公,蜀中大将张任已经领兵五万北上,汇合了老将大将严颜所部两万郡兵,此刻正在跟袁绍部大战。

   两部激战正酣,从目前来看,短期内并不能分出胜负!”

   太史慈闻言一愣,没有想到如今的袁绍混得如此之惨,难道没有了田丰、审配、沮授、张合、高览、鞠义、吕旷、吕翔等等,就不行了吗?

   太史慈无奈的摇了摇头,问郭嘉道:“奉孝,袁绍麾下,如今大将乃是何人?”

   郭嘉想了想,对贾诩说道:“贾参军,此事还是由你来说吧!”

   贾诩点了点头,站了出来,拱手说道:“回禀主公,如今袁绍麾下,大将有其子袁谭为首,加上外甥高干、大将郭援、淳于琼、焦触、张南、苏由、牵招等。”

   太史慈想了想,发现也就牵招有点本事之外,剩下的大多都是二流甚至三流武将。

   犹豫了一下,太史慈问众人道:“诸位,是否从刘璋所请,派遣大军南下豫州?”

   河东、河内两郡,让太史慈收获了不少的粮食,可以说是暂时解决了粮食危机。

   粮食危机暂时解除,汉中调出的粮食甚至可以重新调回汉中,让汉中守军能够有一战之力。

  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

  

上一章 | 下一章
目录
设置
手机
书架
书页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