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男生 都市娱乐 1983:寒门破窑娶懵懂知青

第1436章 年末丰收(尾声二)

  从十月十号开始,大坪村一万亩棉花开始采摘。

   张春带着村里十个人,用三天时间把他家十亩地的棉花先摘完,一过秤,一共四千多斤。

   “川子,一亩地产四百斤,高产啊!”

   秦川点点头,眼神里满是愉悦。

   这一万亩零五百亩土地上第一年种棉花,亩产四百多斤,收入八百元。

   “春叔,这茬棉花都是给咱景宁棉纺厂交货,咱村的一万亩,大卢小卢那边的五千亩,罗家湾的一千亩,怎么着有五百万斤了。”

   川子说的另一个意思,张春马上听出来。

   景宁县棉纺厂扩产扩能,从今年十月到明年十月,五百万斤棉花够厂子一年时间的消耗了。

   新安县想拿棉花要挟景宁棉纺厂,看样子没戏。

   “川子,今年春天三月,要不是你带头铲了麦苗种棉花,景宁棉纺厂的麻烦大了。”

   秦川嘴角一笑:“春叔,你放心,麻烦大不了。”

   麻烦虽然大不了,但何远民要是胡乱跳腾,影响美芳纺纱在西京市开分厂。

   张春心里一直有这个担忧。

   但这两天,听建文说,新安县香山镇的棉花拉到兰城后,多一半进了美芳纺纱的仓库。

   看样子张家姐妹俩没事。

   张春在这个十月重点操心大坪村的收棉业务。

   大坪人各家收各家新棉,一个人平均一天能摘一亩,在村子集散场地压缩装车,拉进景宁棉纺厂的仓储场地里。

   三百多户人家鼓劲儿干活,用了不到十天收完了。

   大小卢乡和罗家湾的棉花打发几辆货车过去,用半个月时间收完。

   张春坐在村委办公室里,算盘珠子拨的啪啪响,沉浸在在十月里丰收的喜悦中,算自己手底下的收入,算全村各家各户的收入。

   “六万啊,稳稳当当,我大坪了不得啊!”

   他实在忍不住了满口赞叹。

   魏欢书在电脑上啪啪啪敲,电脑旁边的打印机里打印出来几张报表,她伸手拿上,再转过身递给张春村长。

   “春叔,你要的数据报表都在这里了,你没必要用算盘算啊。”

   张春满嘴乐呵:“不用算盘算,我用你的计算机算啊,我一个字母都不会敲。”

   张春接过魏欢书的报表,一行一行看下去。

   大坪村两百八十七户人家,从今年一月到现在的十月底,每家每户的收入都在上面了。

   张春嘴里喃喃嘀咕。

   “张旺家有十八万?”

   张旺养猪,一个月的收入就有一万块,土地上的收入有五万多,这一年出来,就有了十八万。

   “李光明家六万三千块,也不错。”

   “王华雄家也有五万二,还行。”

   每家的报表张春都看完了。

   虽然有些家户没达到六万块,但平均下来,六万块超过了。

   去年大坪村每家每户的收入是三万块,今年三月,秦家叔侄俩说一定要大坪村的收入比去年翻一番。

   十月出去,这茬棉花收完,可不就达到了六万元。

   “春叔,我们回来啦!”

   王莎、路晶、顾秀秀三个姑娘从外面回来,她们三个跑市里县里银行,跑乡上三个厂子,财务对接手续,从厂子到银行一个月对接一次。

   张春就等她们回来,悄悄问:“账单拿来我看看?”

   “川哥说让你看吗?”王莎故意绕弯子。

   张春迫不及待:“莎莎,你川哥肯定让我看嘛,这有什么要隐瞒的?”

   王莎将账务对接单递给张春过目。

   是十月里辣酱厂、面包厂、杏仁露厂的收入报告。

   张春就想看十月里,小川名下我的资产增长了多少。

   尽管他做好了心理准备,但看到那一串数字,心里还是吃惊不小。

   “王莎,咱大坪人的收入按年算,一年翻一番,你川哥的收入是按月算,一月翻一番。”

   王莎点点头:“我川哥说了,财富不是他一个人挣的,是大家的钱,但是怎么分配是他说了算。”

   “你川哥的胸襟,一般人不理解啊。”

   “春叔你理解?”

   张春摇摇头:“我也不理解,但我知道一个理儿,谁跟着他干,谁就能当百万富翁。”

   王莎吐一口气,心里话嘴上不说。

   从西京市到兰城到铜城到景宁县,到土高乡大坪村。

   到了今年年底,川哥的资产超过了五千万。

   明年翻一番,平安集团的体量就过亿了。

   张春安顿一下他的意思。

   “王莎,把你川哥名下的账务资产再捋捋,让小魏录在电脑里整理清楚,打出来归档,有县里市里的领导来搞视察,除了咱的家底不能抖出去,其他所有资料抖要给领导们看。”

   外面一阵小车声响,张春以为是上面领导,赶紧出来迎接。

   开车的是张林,副驾上下来秦建文。

   “春表哥,川子呢?”

   “川子不在乡上厂里,不在村委,那肯定在家里看他小女儿,有啥事儿跟我说,这是大坪村委,非要找咱侄儿啊?”

  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
  

上一章 | 最后一章没有了,前往书页
目录
设置
手机
书架
书页
评论